欢迎光临 中华日报财经 !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投

封堵套利!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落地 这些理财产品面临调整

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已从12月1日起实施。该倡议不仅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还规范了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

华源证券固收分析师廖志明认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全面降至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及以下,当前定价区间为0-1.5%。这大幅压缩了一般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的套利空间。同业约期存款或将消亡。

定价规范对现金类产品影响甚大。他预计,本次规范后,非银同业定期存款皆为流动性受限资产,现金类产品投资比例不能超10%,且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预计将全面下降至1.5%及以下,带动货币市场资产收益率显著下行。

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则改变部分存款品种或将消失

根据《倡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规范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主要体现支付结算属性,应参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除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外的其他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充分体现政策利率传导。

这意味着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限为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

廖志明预计,本次规范后,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35%左右,非银同业活期存款上限为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当前为1.5%,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定价的当前区间为0-1.5%,银行可以尽量压低同业活期利率以控制负债成本。

“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或将全面降至1.5%及以下。”廖志明表示,未来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限将跟随央行7天回购利率及时变动。这大幅压缩了一般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的套利空间,有助于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回归支付结算属性。

廖志明还认为,在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限被限定在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之后,同业约期存款将失去存在的价值,这类存款或将消失。

据了解,同业约期存款是银行根据与同业客户的约定,对客户在该行开立的同业结算性存款账户中的活期存款,按照约定的期限、利率和其他规则等计付存款利息的定制化金融产品。同业约期存款为商业银行同业活期存款的伪创新,类似此前被央行整治的智能存款,抬升了银行负债成本。

此外,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也被进一步规范。

廖志明认为,此前实际业务中,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往往按原利率付息,而个人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则按活期付息,同业定期存款无条件提前支取使得同业定期存在套利空间。倘若仅规范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定价而不规范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可能大幅转向短期限同业定期存款,将显著减弱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定价规范对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作用。

“要求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率不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当前为0.35%)堵上了套利漏洞,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廖志明指出,未来,非银同业定期存款依然遵循市场化定价,预计利率与同期限的同业存单利率接近。

理财持有存款规模加大现金管理类理财将受影响

非银同业存款是除银行外持有金融机构牌照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基础设施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财务公司以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

据机构预测,非银同业存款存量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10月末,金融机构非银同业存款余额达31.2万亿元,其中,非银同业活期规模或达15万亿元。

近几年,受货币基金及现金管理类理财等分流个人活期存款等影响,非银同业存款余额大幅增长。个人购买货币基金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二者都为现金类产品),使得个人存款被分流,现金类产品再以较高的利率存回银行或配置同业存单,这相当于将个人存款转化为了非银同业存款或同业存单。而银行给现金类产品较高的存款利率,增加了一般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的套利空间,反而容易加剧个人活期存款的流失。

根据华源证券统计的数据,公募基金持有非银同业存款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银行存款合计7.31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持仓银行存款规模6.64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市场公募基金持仓活期存款余额1.98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持仓活期存款达1.48万亿元。

现金类产品持有较多的非银同业存款。当前,现金管理类理财与货币基金合计规模约21万亿,估算投资了银行存款9.2万亿元,其中,同业活期估计近3万亿元,同业定期存款超过6万亿元。

非银同业存款的定价发生变化,将对货币基金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生一定的影响。

廖志明预计,现金类产品需要大幅降低同业定期存款投资比例,转而投资同业存单、短债及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同时,由于现金类产品主要投资同业存款及同业存单,现金类产品收益率主要是银行的负债成本,现金类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后是银行负债成本将下降。

“货币基金收益率或将下降30个基点左右。”廖志明预计,本次定价规范后,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将全面下调至1.5%及以下,并带动回购利率及同业存单利率明显下行。而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条款的规范堵上货币基金通过同业定期套利的漏洞,投资同业定期存款的比例需要降至10%以内。

银行每年利息支出有望减少超500亿带动同业存单利率下行

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进一步规范将有多大影响?廖志明预计,本次规范将减少银行每年利息支出500亿元以上。有望降低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2个基点左右。本次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预计将明显降低非银同业存款付息,且带动同业存单利率下行。

同时,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定价规范还会对资金利率产生较大影响。据悉,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大行同业活期利率高达1.8%,而2024年9月下旬以来,全国性银行定期存款全面下调了25BP,央行逆回购下调了20BP,MLF下调了30BP。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仅1.50%,活期存款支付超过这一利率存在不合理情况。部分大行同业活期利率过高显著影响了短端利率,使得10月份同业存单利率居高不下,抬升了银行负债成本,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大行非银同业活期利率过高,货币基金甚至会借钱趴账,也让回购利率及短期限同业存单利率下行受阻。

“本次定价规范后,资金利率曲线预计将陡峭化。”廖志明表示,未来,资金利率将更加紧密地跟随央行政策利率变动。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定价行为规范将阶段性促使货币基金提升同业存单及短债的投资比例,使得同业存单利率明显低于同期限同业定期存款利率。

此外,廖志明海认为,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不会导致银行缺负债。

“非银之间的行为对银行体系的总负债没有影响,仅仅是影响负债形式。”廖志明进一步预计,在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MLF、逆回购及降准多重呵护下,这种交易摩擦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反而可能快速压低同业存单利率,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压力。此外,非银同业存款定价规范后,有望大幅减少一般性存款向非银同业存款的转化,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日报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一、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按照信托的目的划分,信托可分为民事信托和商事信托。凡是以民法为依据建立的信托称为民事信托,即民事信托是属于民法范围内的信托。商事信托是“民事信托”的对称,是以商法为依据建立的信托,属于商法范围内的信托业务。(商法是国民[全文]
    2025-04-24 20:13
  • 信托的定义信托制度起源于英国,从诞生至今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随着信托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大陆法系国家对信托制度的引进,出现了多种信托的定义。1985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私法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信托的承认及其法律适用的国际公约》[全文]
    2025-04-24 20:28
  • 转自:法治日报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共8章77条,涵盖机构设立与变更、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业务范围和经营规则、监督管理、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等方面的内容。 □ 本报记者 李立娟 为推动[全文]
    2025-04-24 20:50
  • 财联社4月18日讯(记者 郭子硕)4月18日,中航信托在官网宣布,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能,经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与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签订了《委托服务协议》,聘请上述两家公司为本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对于托[全文]
    2025-04-24 19:56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华日报财经 www.zhinengzh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