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华日报财经 !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最高检:严惩“伪金融” “假私募”等非法集资犯罪

◎记者 刘礼文

“五年来,检察机关共起诉金融证券犯罪18.5万余人,比前五年上升28.2%。”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孙谦在“做优新时代刑事检察”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上述金融证券犯罪人员中包括“明天系”“安邦系”“泛亚”“康美药业”等一批特别重大案件的涉案人。

发布会上,围绕最高检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方面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具体从重拳严惩、完善机制、健全规范、应追尽追、诉源治理等内容展开了介绍。

张晓津表示,最高检发挥严的震慑作用,5年来共依法起诉各类金融犯罪18万余人。严惩“伪金融”“假私募”等非法集资犯罪,办理“泛亚案”等一批重大犯罪案件,助推风险出清、精准拆弹。

同时,最高检专项整治养老诈骗,严惩近万名打着“养老投资”旗号行骗的犯罪分子。推进“断卡”“断流”“拔钉”行动,严打电信网络诈骗和关联黑产。全力打击反洗钱犯罪,2022年起诉2500余人,遏制上游犯罪、防止因罪获利。严惩非法控制金融机构、掏空资产犯罪活动,起诉涉银行信贷犯罪1.6万人。

“过去五年,恰恰是全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五年,其间国家密集出台了多个关于依法从严打击此类犯罪的立法、司法解释和政策。”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吴美满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五年时间里,检察机关起诉此类犯罪的人数比前五年上升了将近三分之一,从查处的案件类型看,案件覆盖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以及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骗取贷款、贷款诈骗案件等领域。

吴美满认为,从此次发布会上公布的查处案件来看,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充分体现出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司法机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决策部署,也传递了司法为金融证券设置红线,通过办案驱逐“劣币”,营造良好金融证券生态,引导其规范有序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日报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期,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受到行业广泛关注。部分困境企业资产规模较大,市场化重组和企业破产受托服务成为超大型困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成为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出口。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在业务实操方面存在诸多约束条件,落[全文]
    2025-04-24 20:00
  •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又一信托业务试点落地北京。4月15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登)发布相关通知表示,即日起向北京辖内信托机构提供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相关登记服务。而这一工作安排源于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全文]
    2025-04-24 22:14
  • 4月24日金融一线消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对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国共有127家银行机构和31家[全文]
    2025-04-24 20:47
  • 每经记者 陈植“实在太贵了。”一位助贷平台运营部门人士向记者感慨说。他所说的“贵”,是指助贷平台通过信息流平台获客的费用。所谓的信息流平台,主要是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去年底,我们通过信息流平台的获客成本一度逼近3000元/人的峰值。企业领导[全文]
    2025-04-03 05:3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华日报财经 www.zhinengzh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