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华日报财经 !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安信信托定增正式获批 3个月内自然人投资者应收到首批兑付资金

作者: 亓宁

2月15日晚间,安信信托(600816.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3.75亿股新股(发生转增股本等情形导致总股本发生变化的,可相应调整本次发行数量)。

至此,安信信托“悬空”约一年半的定增方案正式落定,重组取得关键进展。

2023年1月30日,安信信托曾公告称其定增申请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还在等待证监会的书面核准文件。

根据2021年7月23日安信信托披露的重组方案,公司拟向上海砥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砥安”)非公开发行股票43.75亿股,发行价格为2.06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90.13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其中,上海砥安由上海电气上海机场等多家上海国企(合计持股78.46%)和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下称“信保基金”)等机构联合发起设立。

重组获批也是安信信托多项风险处置安排的前提,其中自然人投资者信托受益权的“打折兑付”首批将在定增获批后3个月内启动。如今4200多名自然人投资者终于看到兑付的曙光。

2021年12月24日,安信信托曾发布自然人投资者兑付方案,称将在2021年12月28日起至2022年1月28日止,拟由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受让自然人持有的安信信托合格信托受益权,前者也是组建上海砥安的前五大股东之一。最终,超过九成自然人投资者选择了转让收益权。

兑付方案按自然人持有的单一信托受益权本金规模分四档、以固定比例累进计算报价,四档分别为1000万元(含)及以上、600万(含)~1000万元(不含)、300万(含)~600万元(不含)以及300万元以下(不含),并提供当期和远期两种付款方式供选择,兑付比例在50%~90%不等,其中远期付款的比例较高。

以300万元以下本金规模为例,有信托经理对投资人明确表示,此次处置方案是一次性转让而非兑付,选择即期付款可以拿回80%本金,远期则为90%。具体看付款时间,即期在合同生效后3个月内付应付款的35%,9个月内付剩余65%;远期12个月付35%,24个月时付35%,36个月时付剩余30%。

根据部分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提供的信息,安信信托高管曾在沟通会上透露,公司主要产品持有人为机构,自然人所持资产规模不超过150亿元。另据此前官方披露的签约人数和比例推算,安信信托的自然人投资者在4230人左右。

此前安信信托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上述受益权转让合同生效日期以公司收到的证监会书面核准文件为准。这也意味着,自2月15日起3个月内将有投资者陆续收到兑付资金。

此次定增完成后,上海砥安将持有安信信托约49.52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0.30%,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安信信托仍将处于无实控人状态。此前经过股权变更、董事会换届,安信信托第一大股东已经易主信保基金,持股26.6%,原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此前2月9日晚间,安信信托公告称,其变更公司名称为“建元信托”的申请已经获得上海银保监局同意,且公司已于近日换领新的金融许可证。

业绩快报显示,安信信托2022年年度预计继续亏损,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亿元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净利润为-5亿元左右。同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且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产为正,暂时摆脱退市风险。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日报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期,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受到行业广泛关注。部分困境企业资产规模较大,市场化重组和企业破产受托服务成为超大型困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成为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出口。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在业务实操方面存在诸多约束条件,落[全文]
    2025-04-24 20:00
  •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又一信托业务试点落地北京。4月15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登)发布相关通知表示,即日起向北京辖内信托机构提供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相关登记服务。而这一工作安排源于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全文]
    2025-04-24 22:14
  • 4月24日金融一线消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对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国共有127家银行机构和31家[全文]
    2025-04-24 20:47
  • 每经记者 陈植“实在太贵了。”一位助贷平台运营部门人士向记者感慨说。他所说的“贵”,是指助贷平台通过信息流平台获客的费用。所谓的信息流平台,主要是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去年底,我们通过信息流平台的获客成本一度逼近3000元/人的峰值。企业领导[全文]
    2025-04-03 05:3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华日报财经 www.zhinengzh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