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华日报财经 ! 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视频丨2023理财收益大盘点:投什么最赚什么最亏?

一、哪些投资最煎熬?

近年来投资理财赚钱越来越难,据相关报告数据,全年实现正收益的受访者比例从2020年的67%、2021年的56%,进一步下降至2022年的55%,2023年亏损人群占比进一步增加。那么各类投资品种投资者的收益情况如何呢?

首先来看楼市。房子并不是一类标准投资品,但是由于其承载了咱们老百姓的大部分资产,甚至贷款,因此房价的涨跌很多时候比普通投资品更加影响大家的财富和心情。

楼市在2023年一季度出现短暂的小阳春行情后,年中房价掉头进入加速下行通道,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前11个月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3%,全年维持跌势,超九成城市价格下跌。

对于大部分有房一族来说,2023年恐怕是资产“肉眼可见”明显缩水的一年,不少城市二手房房价相比高点下跌10%~20%甚至更多,有的城市部分区域房价甚至相比高点已经腰斩。

股民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2023年A股仅在前4个月小涨了一下,5月份后就逐步进入下跌通道,4季度以来更是加速下跌,截至12月21日,2023年上证指数下跌了5.52%。 其中酒店餐饮、机场航运、小金属板块、房地产开发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2023年8月末,A股共有2.21亿散户。那么散户们2023年收益怎么样呢?

基民们2023年的投资情况又怎么样呢?我们继续看数据。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所有公募基金2023年以来平均浮亏4.37%。

投资股票比例高的基金表现更差,受2023年股市震荡走低影响,截至12月14日,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2023年平均亏11.36%。

二、哪些投资最亮眼?

在三方财富、信托、私募相继出现暴雷,而股市楼市没有起色的情况下,2023年的理财投资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亮点。

黄金因为避险属性和保值特征,往往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成为投资者青睐的品种。2023年,黄金价格更是一路上涨成为最受追捧的投资品种之一,包括很多年轻人2023年也掀起了囤黄金的热潮。

世界黄金协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有约29%的高净值投资者投资了黄金。这些投资者或将受益2023年金价上涨。行情软件显示,截至12月14日,纽约金主连合约2023年上涨11.86%。

债市2023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截至12月14日,中证全债指数2023年以来上涨4.34%,尤其前8个月走出了牛市行情。

所以投资债市的资管产品表现相对还不错,包括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基金在内的纯债型基金,2023年以来平均回报2.68%。主要投资债市的银行理财也扭转了去年底的颓势,打了一场翻身仗。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纯固收理财产品2023年以来平均回报3.23%,比纯债型基金平均回报2.68%还稍微高一点。这个表现也值得投资者们给加个鸡腿了。

除了投资债市、黄金以外,2023年投资境外的产品表现也不错。

2023年公募基金里最亮的明星要算QDII基金和ETF基金,尤其是QDII基金,截至12月14日,QDII基金2023年以来平均收益3.51%。所有公募基金里面2023年以来回报排前五的也是QDII基金。

总的来说,2023年整体理财投资情况还是比较惨淡的,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明显降低了,主打一个“稳”字。课代表从相关报告上看到一组数据,银行存款类、公募基金和债券类是2023年居民投资比例最高的三项资产。其中银行存款类占比达到74%,选公募基金的受访者也大部分投资了风险相对低的偏债公募基金。

出品丨21世纪资管研究院

策划 | 方海平

内容 | 唐曜华

配音 | 罗晶晶

视频 | 张迎 王学权 杨慧嫦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日报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期,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受到行业广泛关注。部分困境企业资产规模较大,市场化重组和企业破产受托服务成为超大型困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成为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出口。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在业务实操方面存在诸多约束条件,落[全文]
    2025-04-24 20:00
  •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又一信托业务试点落地北京。4月15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登)发布相关通知表示,即日起向北京辖内信托机构提供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相关登记服务。而这一工作安排源于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全文]
    2025-04-24 22:14
  • 4月24日金融一线消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对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国共有127家银行机构和31家[全文]
    2025-04-24 20:47
  • 每经记者 陈植“实在太贵了。”一位助贷平台运营部门人士向记者感慨说。他所说的“贵”,是指助贷平台通过信息流平台获客的费用。所谓的信息流平台,主要是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去年底,我们通过信息流平台的获客成本一度逼近3000元/人的峰值。企业领导[全文]
    2025-04-03 05:3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华日报财经 www.zhinengzh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