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中华日报财经 ! 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全球股市

热门搜索:概念股金融股票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非标政信信托产品受热捧 专家提示勿盲目跟风

● 本报记者 李静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信托公司财富经理方面了解到,近期非标政信信托产品销售火爆,一些安全边际高、期限短的优质项目,更是一上线就“秒光”。专家认为,收益率相对标品类信托产品更高、额度比较紧张是非标政信信托产品近期受追捧的主要原因。

非标政信信托是一种非公开交易的金融产品,其标的物通常是地方政府的债权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这种信托产品的资金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债务利息和项目收益。

随着化债的推进,城投债务风险有所降低也是非标政信信托产品近期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不过专家提示,非标融资方面一直在收紧,投资者需警惕相关风险,不可盲目跟风。

收益水平相对较高

“我们安全边际比较高的项目,像融资主体为AAA的项目,1年期的只有5000万元的额度,一上架就被抢光了。”某东部省份信托公司财富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这并非个例,多家信托公司财富经理表示,近期一些期限短、安全性高的非标政信信托产品销售火爆,基本一上线就“秒光”。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说,收益相对较高是此类产品抢手的主要原因。“随着化债的推进,城投平台的风险缓解,融资成本下行,而非标政信项目的收益水平相对较高,对投资者有较大吸引力。”喻智说。

业内人士表示,自去年开展一揽子化债工作以来,弱区域低评级城投债信用利差大幅压缩,城投债收益率下行明显,当前大部分城投债收益率在3%以下。

从信托产品来看,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目前R2风险等级的固收类标品信托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大概在3.5%到4%,而融资主体为AA+的非标政信信托产品基本都能超过6%。

额度较为紧张 

非标政信信托产品额度较为紧张。“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信托公司政信项目的额度比较紧张,造成了此类产品销售火爆的现象。”喻智说。

某银行系信托公司财富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优质非标政信信托产品额度紧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融资端来看,AAA评级的城投公司数量少;二是非标转标大趋势下,监管对信托公司的非标业务进行额度管理,根据信托公司的管理规模设置相应比例。“比如我们今年的非标业务占比不能高于30%,未来肯定还会更低。”该财富经理说。

部分信托公司则表示已退出非标业务,“以前我们非标产品就少,未来应该不会再发行这类产品了。”某央企信托公司财富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早在2020年,监管就对信托公司非标业务占比进行了限制。原银保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强调,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于同一融资人及其关联方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三十。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他人提供贷款或者投资于其他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百分之五十。

警惕相关风险 

业内人士表明,自去年推出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城投债务风险有所降低,这也是近期非标政信信托产品销售火爆的重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对标准城投债和非标城投债进行区分。喻智表示,目前非标城投债正在被清理且新项目比较难开展,根据一揽子化债的政策导向,用长期的低息资金替代短期高息的非标融资是大趋势,非标融资一直在收紧,所以即使城投债务风险有所降低,也主要针对标准城投债。

“还是建议投资者能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跟风。”上述央企信托公司财富经理说。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华日报财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期,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受到行业广泛关注。部分困境企业资产规模较大,市场化重组和企业破产受托服务成为超大型困境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成为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出口。风险处置受托服务信托在业务实操方面存在诸多约束条件,落[全文]
    2025-04-24 20:00
  •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又一信托业务试点落地北京。4月15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登)发布相关通知表示,即日起向北京辖内信托机构提供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相关登记服务。而这一工作安排源于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全文]
    2025-04-24 22:14
  • 4月24日金融一线消息,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简称《报告》),对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全国共有127家银行机构和31家[全文]
    2025-04-24 20:47
  • 每经记者 陈植“实在太贵了。”一位助贷平台运营部门人士向记者感慨说。他所说的“贵”,是指助贷平台通过信息流平台获客的费用。所谓的信息流平台,主要是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去年底,我们通过信息流平台的获客成本一度逼近3000元/人的峰值。企业领导[全文]
    2025-04-03 05:30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华日报财经 www.zhinengzh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